以Libra为代表的私募数字货币是非商品、非主权的超级货币。如果说数据是未来最大的资产,那么数字货币一定是未来货币的终极形态。数字货币最终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生的新经济和新(数据)资产的价值尺度、支付方式、财富储备和世界货币。
如果随意发展的话,它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先杀小国的货币,再杀小数字货币,再杀(跨境银行)支付系统,再杀霸币,再杀屠龙勇士或许会成为最终的巨人。龙。
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在数字货币诞生之前,我们都熟悉各种形式的货币,要么是商品货币,如黄金、白银,要么是信用货币,如法定货币(纸币)。如果新的数字货币只是比特币,其总量将是有限的,其影响也是可控的。但如果Libra或央行主权货币大规模发行,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这些数字货币到底是真正基于算法的信任和共识的新产物,还是基于有形传统的积累,只是数字化升级?这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未来的主流货币一定是数字货币,但不确定是央行主权的延伸,还是像Libra这样的商业化,又或者是全部开源还是全部去中心化,更像是原来的私人货币。
区块链只有十年的历史,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存在很多问题。它的局限性类似于黄金和白银的局限性,事实上,它们也是非主权的。 Libra与其类似,但它们的衍生系统不同。天秤座是一种妥协。它必须获得现有利益相关者的同意,然后才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但有一天它会脱离它的母体。数字货币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发展趋势。
每一种货币都必须有理论基础来支撑整个金融逻辑的演化。比如在金银时代,逻辑就很简单。简单的货币数量论,加上所谓的黄金运输点,我们就可以同时固定汇率和利率。但问题是,从信用货币或主权货币开始,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种突变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人类目前没有办法控制它,或者已经完全失去控制(相应的微观定价理论应该如何演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信用货币是二元结构。理论上,高能货币是由央行控制的,但广义货币是以动物精神为基础的。如何创建它? M2实际上是内生的。一旦出现危机,央行肯定会出面,因为到时候市场上所有的动物精神都会被吓跑,只能走凯恩斯主义的道路。事实上,现在依然如此。大多数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总量(杠杆)。
在现代货币理论下,债务与货币同源。展望未来,就全球主权信用货币而言,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什么呢?这是货币幻象,是资产泡沫,最终是庞氏骗局,要么是通货膨胀(产能不足),要么是泡沫破灭(反复出现),甚至是国家破产(除非大到不能倒)。只是这个庞氏骗局可能是由主权经济体主导的。
目前的债务积累状况和过去十年挽救危机的方式是荒谬的。过去的危机是因为2008年之前释放了太多的钱,而拯救危机的方法就是释放更多的钱。大家知道现在整个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的衰退,大家唯一采取的行动是什么?继续放水就可以了。什么是疯狂?这意味着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一件事,但期待不同的结果。世界正在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
理论也做出了新的迎合,成为权力的奴隶,并发明了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MMT)。有了MMT,最后的底线就消失了。只要不出现通货膨胀,印钞就没有限制。因为我们现在的信用理论的基础是债务和货币同源。信贷创造债务,因此结果要么是通货膨胀。这就是德国在1923年因产能不足而遭遇的情况。
第二是泡沫破灭,或者说国家破产。当然,这种情况一直在发生,除非你是全球货币,即像美元这样的全球储备主权货币。大家都知道美国现在的债务巨大,那为什么还可以呢?因为别无选择,所以不能选择宇宙币。美国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后一个“贷款人”。
经典谬误
坦率地说,我们当前的问题是基于一个非常错误的著名身份。在信贷经济中,广义货币M2=GDP+CPI+资产CPI。这是一个经典的谬误。
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我们觉得M2的大部分应该被我们的GDP+CPI也就是名义产出所吸收,剩下的部分就进入了资产泡沫的领域。看过去30年的样本,蓝线代表创造财富的能力(名义GDP),红线代表M2,也就是创造货币的能力。
M2与名义GDP增速的差异让人们普遍认为可能进入泡沫领域,但事实上并没有。因为这样看,每年只有额外 5% 的货币供应量进入泡沫区域。有证据表明,M2的10%用于创造GDP,10%用于CPI,80%用于资产价格。普遍的看法实际上是一个重大谬误。
可以想象,当上季度名义GDP增速为8.5%、M2增至8%时,就会出现各种金融乱象,包括违约、资产价格缩水等。出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央行发行了数字货币,而是因为流动性迅速收紧。你看到的第一个反应是金融市场的反应和泡沫的消除。当然,实体经济也受到附带损害。
所以我们就陷入了这样一个错误的信用经济模型或者公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货币幻象中,而这些货币幻象来自于信用体系或者它本身的扩张速度,在过去的40年里,经济增长了240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为了让大家佩戴、使用,我们创造了这些物质财富200多倍,同时我们发行的货币也高达1000倍。这就是经典信用货币造成的困境。发达经济体也是如此。
为什么所谓的货币中性理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绝对不可能是中立的。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它都不是中性的。如果货币真的只是一种交易媒介,那么我们就谈论货币。中立是适当的,但金钱怎么可能只是交换媒介呢?如果货币不是中性的,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什么?没有更多的了,也没有公平的规则来判断谁能获得最多的财富。肯定会造成分裂,但是科技精英或者新技术会带来更好的世界吗?回答这个问题时要特别小心。如果各国货币当局都不靠谱,那么像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会更靠谱吗?
天秤座会更可靠吗?
天秤座会假装更可靠。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基于SDR,即所谓的ESDR。它使用分布式技术吗?会用,而且强调五年后交付使用。现在它实际上是基于自己的网络,自己的用户,加上100家大玩家(现在24家),形成了一个联盟链。但它与现实的妥协是,它以实物资产作为抵押品,以1:1的比例发行。
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定义了Move的语言,不断地移动一些资产包。不过,这种举动可能会给算法带来好处,那就是很难出现很多漏洞,比如凭空消失或者被攻击。当然,这取决于26岁的程序员写的计算机语言有多精彩。现在看来,不一定比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更好。
但基于100家公司发行的多种货币的ESDR比几个主要国家发行的SDR更可靠吗?大家都知道SDR基本完成了。除了用于顶级国家之间的少量清算之外,后来发现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当危机来临时,大家干脆放弃SDR,直接与强势货币进行互换。美元做了互换,人民币也做了。
如果Libra成功,这将是一个分水岭。它将创建最终的企业帝国。它将要做的是消除主权的政治集权,但加强商业中心。它将成为Libra最优货币区(类似于欧元)。我们认为一开始就必须认真遵守监管安排,但1:1复制只是开始。货币创造迟早会到来,品行良好的私人央行也会尝试获取铸币税。
理想主义让位于现实利益。如果任意发展的话,它未来的趋势将是先杀掉小国的货币,然后杀掉小数字货币,再杀掉(跨境银行)支付系统,最后杀掉霸权货币,成为世界私人央行。
但它不稳定。不稳定不仅来自于其架构的不稳定,即它使用哪些类型来组成SDR篮子。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布了,估计也会发布,腾讯、阿里巴巴也会发布。会发送。而且估计官方也会支持他们的发展。这将变成多个货币领域在网络空间中不断竞争,就像数千种区块链货币不断竞争一样。最终还是要看联盟链的有效性。有多大,底层应用场景有多广泛,最后贷款人是谁。
就像不同经济体之间实力差异变化引起的汇率波动一样,即使是相同的基础数字货币技术也被普遍使用。这一幕似乎与哈耶克在《货币非国家化》中描述的情况有些相似。
如今市值5000亿美元,大到不能倒,但我们也看到市值大的公司最终消失,归零。到时候我们可以找谁来兑现呢?如果数字货币最终取代实物货币、黄金和白银,也取代主权货币,简而言之,它将挑战现有的货币当局及其背后的重大利益分配。
当然,我们认为算法(数学)可能代表一种可以被所有人共享的高级语言。互联网也是如此。它更多的是一种信任机制。信任机制很可能也是算法和共识建立的一种叙述。
事实证明,我们基于真实货币原始状态和后来主权利维坦发行的信任显然辜负了我们。数字货币会让我们失望吗?事实上,所有的技术精英都有自己的盘算,无论他们假装得多么普遍或多么人文。
天秤座也可能屈服于资本的要求和精英阶层的黑暗内心。这需要警惕。
关键的变化会发生在哪里?假设Libra未来能够通过各种监管,开始慢慢运营,开始转化用户,我们觉得第五年才是真正的关键,因为它承诺在第五年放弃中心化,成为非许可链。控制权并变成真正的比特币或算法货币。这可能是一个巨大分水岭的开始。
如果它真的交出控制权,它的权力还不足以让所有人担心,因为它已经公开了,无论如何它都没有任何私利。但在这样的转型关头,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将会引发哪些重大变化。
我们的回应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就像SDR一样,中国可以要求更多的份额,因为有100个节点,所以你愿意把中国的重要节点放在这里吗?因为每个都是一千万,所以可以先进占一个坑。这与普遍性、开放性以及最终走向分布式网络无关。可以给中国人开放吗?这使其成为理想纯度的非常好的试金石。
其次,BATJ当然可以创建自己的Libra。此次为何引起全球央行的激烈反应?包括中国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开放了。事实上,中国肯定会加上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和央行,为中国的全社交网络和所有应用场景发行数字货币。 Libra寻找的24家节点公司基本都是关键领域的非传统金融巨头,比如打车场景、信用卡场景、汇款场景等。当然我们也有很强的电商场景、社交场景、交易所场景。这些为数字货币所需的更多应用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结构。
另一方面,我在上海,在长三角。因为这个地区有比较充足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实体产业,所以有很多应用场景可以让我学习创建Libra。选择非互联网巨头、工业企业发起的数字货币联盟、产融区块链联盟。因为它有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在供应链上、在票据上、在征信上、在证券化上、在土地确权上等等,它提供了足够的应用场景,让这样的数字货币能够运行起来。首先按照联盟链2B方式进行运营。假设十年后它向其他主要参与者开放或成为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
最后是央行数字货币。事实上,它是主权天秤座。其实应该主要是M0。为什么主要由M0控制来替代现金?这很简单。 M2仍然让市场决定,交给经济固有的动物精神,交给商业银行自己管理。
M0已经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点对点交易、合规问题、反洗钱问题,甚至负利率,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如果立即干预更高水平的货币衍生品,可能会引发央行对所有经济体进行计划经济式的全面点对点调控。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它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因此,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数字货币问题。中国的技术往往不如其他国家。过去可能是坚船利炮,但现在是数字货币。其本质是技术与工业革命力量的竞争,因此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即使就全球货币竞争而言,例如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需要人民币在海外的应用,还需要人民币的数字化应用。
也可以考虑SDR或者ESDR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人民币,但是多种储备货币的接受程度可能会更高。只有这样,人民币才能实现国际化、数字化、技术先进化、网络化。从最新消息来看,Libra篮子里的五种货币包括美元(50%)、欧元(18%)、日元(14%)、英镑(11%)和新加坡元(7%)。 %),但没有人民币。据称,这是考虑到中美关系,这样会更容易获得美国当局的“通行证”。
显然,Libra的发行超越了主权。这种稳定的货币补充了现有的货币体系。如果支持美元或以美元为主要货币,将强化现有的货币市场结构。换句话说,美国正在利用科技。强化其主权货币的能力,因为Libra的隐性最后贷款人仍然是美联储,而货币自然是权力的象征。
如果只是谈论数字货币,它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金融必须回归实体,特别是支持产业。中国过去70年的经历中,最伟大的成功应该说是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中国能否继续成功,取决于如何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这个过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谁将成为其新一轮工业革命必备的金融基础设施?
我相信算法、存储、算力、带宽都可以通过5G、量子计算等技术进步来解决。数字货币最终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生的新经济、新技术。数据)资产价值衡量、支付方式、财富储备和世界货币,未来一定属于数字货币的新世界。
(作者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期编辑 周玉华